走进常信

【教师风采】创新是教育的生命力

发布时间:2021-01-13 点击数:

在数字经济学院(原经贸学院),说到黄晓林老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上世纪80年代从我校毕业并留校任教的优秀毕业生,黄晓林老师兢兢业业、敢于钻研与创新,曾做出了我校第一个水晶头,并参与学校最早的局域网建设;她作为学校参加全国挑战杯大赛的开拓者,带着学生全身心投入大赛,并在2009年与本科院校同台竞技时斩获全国三等奖,她也是当年全国高职院校中获此赛事2位优秀指导教师的其中一员,这次获奖实现了我校在全国挑战杯大赛上零的突破;此外,黄老师在搭建实践育人平台、课程思政等方面都有创新,成效显著。

她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总导演

自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创新创业日渐占据重要地位,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为国内影响深远的创业赛事,其中最具重量级的两项比赛无疑是“挑战杯”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十多年来,我校在这两项赛事上的获奖经历了从无到有直至问鼎国赛、屡创佳绩的历程,黄晓林老师在其中功不可没。

早在2010年前,“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单位是不分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和本科院校同台PK,难度是非常大的。回忆起首次冲进国赛的经历,黄老师仍是记忆犹新,“09年我们参加‘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当时全国只有两所职业院校进入国赛,我们学校是其中之一,是江苏省高职院校进入全国比赛的唯一一所学校,很不容易。整个备赛期间,时间紧、任务重,师生都是通宵达旦在实验室干的,吃住都在里面,只为集中精力备赛。”从最早的参赛作品撰写,到最后的现场布置、路演,黄老师充当了总导演的角色,全程亲力亲为。“参加比赛的过程就是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去凝练、细化,表现出来。”她如是说,也如是做,一丝不苟。现场展示的PPT每一页讲什么内容、参赛选手站在什么位置、做什么动作、参赛作品摆放在参赛现场的哪个位置、背景如何布置,她都要设计到位。展示环节哪怕一个简单的鞠躬动作,她都手把手教,动作的幅度多大,30度还是45度?,每一个礼仪动作都要练习二十几遍,学生的讲稿一遍又一遍修改,不光语言措词,包括神态、动作,黄老师都要求参赛学生准备到最好,尽量做到极致。为了使自己的指导更为专业,黄老师还专门利用工作之余学习了艺术设计学院的《展示设计》、《颜色搭配》等多门课程。此外,她还自掏腰包,自己先后拿出2万多块钱支持参赛的各项开支。

2003年至2011年,黄晓林老师多次带领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二次进入全国总决赛,她本人也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她建立学生参加竞赛梯队,从2008年起每年组织近40人的竞赛班,每班级中都有其它专业的学生同时进行培训。2011年后,黄老师甘做绿叶托红花,开始协助学校团委,辅助青年教师及其它二级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参赛,每年都有作品在省国家竞赛中获奖。

她是营销类专业实践育人的总设计师

“创新是教育的生命力”,这是黄晓林老师始终坚持的教育理念,她在教育教学上,勇于创新和改革。早在2005年,她第一个将 “企业教练技术”引进《推销技巧与礼仪》课程教学中,打破了传统教学理念,将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她在营销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积极探索,首创我校营销类课程教学的校内实践平台,让学生创建自主管理的仿真营销公司,从2006年起每年组织实施营销专业学生的“校园展销会”共完成了12次。

作为教研室主任,2007年黄晓林老师带领团队开创了工学结合的“商务素质拓展训练”项目,20084月在营销与策划专业率先实施了该项目,2009年该项目在全院各专业全面实施,并形成了“关于‘工学交替’实践学生心理契约的探索”课题研究系列成果。

黄老师在校企合作部门工作期间,创新设计订单班“自助餐”式的人文管理模式,企业、学校、企业班主任心理咨询团队专门组成订单班管理队伍,对订单班学生进行跟踪服务,在制订了各项订单班的制度基础上,对每个订单班负责教师作了专门的培训,并给相关的工作建议。为帮助学生平稳度过实习“心理角色转型”的过渡期,避免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黄老师还特地邀请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企业班主任建立订单班心理辅导平台。建立跟踪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实习工作情况,将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咨询相结合。各位老师通过网络,电话,面谈等给学生解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调节学生情绪。在她工作期间共实施了电商、ERP、物流、商策等四个专业累计15个批次的工学交替与三届学生的顶岗实习,无一例外情况发生。

她创造性的把公益活动、中华优秀文化等引入课堂

2012年开始,黄老师有意识地把中华优秀文化设计到课程教学中,之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逐一梳理课堂教学各环节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内涵,细化课程思政目标。强化价值引领、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把课程实践设计成公益活动主题,如“心心点灯”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黄手环”回家的路(关心老人)活动。把常州优秀传统文化设计入课堂中,如“季子祭祀”活动,从课程单独组织实施到与企业合作,最后与企业,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共同组织,一步一步,不仅每届学生得到了季子“诚信”的传承,还拓展了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

这就是黄晓林老师,在学生眼里的她很温暖,经常在不知不觉中用妈妈般的方式关心学生,对学生的生活关心到事无巨细,助力学生成长;在同事眼里的她很敬业,经常在不知疲倦地钻研和改革课程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成效,毫不藏私地分享创新经验和教学心得,助力团队发展。(文、朗读/刘薇 图/冯荷兰 审/赵宇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