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25年04月30[中国常州网]
近日,一场以“红链赋能青春志,产教共筑振兴梦”为主题的校地共建活动圆满落幕。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溧阳市南渡镇以党建为纽带,通过“理论共学、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机制,探索出“党建+产教”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党旗领航:红色阵地架起校地"连心桥"
30余名师生党员走进南渡园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非公企业党建案例、乡村振兴路线图等数字化展陈,了解“党建红”引领“产业绿”的实践成果。活动现场,法斯特、宜热等四家企业获颁“青年HR”聘书,常信院首批学生将深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参与实战。南渡镇党委组织委员汤洋表示,此举将课堂延伸至企业一线,破解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难题。
产教共振:双向赋能激活振兴"新引擎"
校地双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挂牌“智能装备学院校外实践基地”,聚焦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定向培养“懂技术、知农情、能吃苦”的复合型人才。在三乔智能、法斯特等龙头企业,师生直面智能化生产线与工业机器人,围绕技术攻关、产学研协同等议题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现场提出多项技术改进建议。机械专业学生李同学感慨:“课堂理论在生产线上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效率提升!”
青春筑梦:多维体验厚植"乡土情"
活动特别设置文化体验环节,师生在稻香文化馆触摸千年稻作文化传承脉络,在庆丰村彩色稻田、民宿集群、创客空间中感受乡村振兴实景。稻田趣味运动会上,“00后”大学生分组参与拔河、接力赛跑等互动游戏,在协作中培养领导力与团队精神。“泥土中的乡村体验让我们真正理解了振兴的意义。”一名学生说。
相关链接:
https://www.cz001.com.cn/news/#/article-detail?id=323487
长效深耕: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
"此次共建不是终点,而是校地协同的新起点。" 双方负责人共同规划未来蓝图:年内开设“乡村振兴先锋班”,实施“双导师制”培养;共建博士服务站助力企业技术升级;开展劳动教育融入乡村产业发展。常信院智能装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雪表示,校地合作将从单一活动走向体系化、机制化深度融合,让青年职业理想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暮色中的庆丰村,企业HR与学生围坐探讨职业规划,稻田边仍有调研身影记录数据。这场跨越校园与乡土的青春之约,正以“红链”为纽带,书写产教融合的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