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21年10月苏信顾第[21195期](总第5138期)
要情动态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目标任务,这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的重要命题。怎样把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在办学实践中落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面临的重要课题。
新华社智库江苏中心在常州调研5所职业院校发现,它们均围绕产业链设置专业群,素质教育与技能培训并重,注 重构建内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与此同时,院校与驻 地政府机构一一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在教学实训、协同治理等方面联动互促,形成了特殊的良性循环,实现园校、校企 多向融通,为职业教育办学、地方经济发展注入长久活力, 相关经验对江苏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强省具有启示意义。
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常州探索
新华社智库要情专报(吴琼朱程赵畅)《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 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今后,增强职业技术 教育适应性、提升综合治理水平尤为重要。
新华社智库江苏中心在常州调研5所职业院校发现,它们均围绕产业链设置专业群,素质教育与技能培训并重,注 重构建内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与此同时,院校与驻 地政府机构一一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在教学实训、协同治理等方面联动互促,形成了特殊的良性循环,实现园校、校企 多向融通,为职业教育办学、地方经济发展注入长久活力, 相关经验对江苏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强省具有启示意义。
职业教育治理如何适应新时代价值期许?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是支持全产业链进步的中坚力量。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 领域,超过70%的一线新增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这是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要求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并赋予其更 加广义的内涵,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成员 多样化学习需求等都对职业教育的治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价值取向、发展模式三个维度。
学习内容:从简单的学历衔接,到包括职业启蒙教育、在职培训、专门化的社会培训项目等。内容的转变,需要在 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进行全面审视。
价值取向:由“就业准备”扩展为“从业所需”,继而 达到“体面劳动与体面就业”,这赋予职业教育新的实践哲 学观:让学生们自信并能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满意的工作。
发展模式: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服务的对象范围更广,教育形式、学制安排、授课形式等更加灵活多样化。这要求 职业教育拥有更有张力、基于类型教育的发展模式。
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 不足等问题,未能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怎样把增强职业技术 教育适应性在办学实践中落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 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江苏从教学、育人、治理三个方面发力,加快推动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构成的苏锡常都市圈,是我国职业教育优质资 源最为密集、创新思维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2020年,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苏锡常都市圈内,常州是江苏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和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双试点”地级市,在全国 首创“城市职教中心” “髙等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小镇”3类发展模式,培育省产教融合型企业23家,每年培养技能人才超过10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髙技能人才数达1212人,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抢抓'十四五'城市发展机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 展机遇、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机遇,常州将深入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提升职业教 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 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中的重要作用, 为全省乃至全国多层次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贡献 '常州力量'。”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常州带动制造业跃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常州科教城 与园内5所职业院校在育人、教学、治理等方面联动发展、互促互进的模式,形成了独特的办学、就业良性循环。
产、教、治各具特色政、校、企多向融通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 职业技术学院均位于常州的“创新之核”科教城内,5所院校在专业群设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内部管理和综合治 理方面各有特色,且与科教城管委会互补互通。
-—围绕地方产业链设置专业群,增强教育适应性
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力、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常州科教城五所职业院校均把职业教育的功能定 位和社会价值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相匹配,围绕常州整 体产业结构、“国际化智造名城”定位设置专业群,让专业 课程充分对接市场需求。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80%专业围绕工业互联网开设,80%的实训室与工业企业共建,80%的学生服务工业互联网领域,开设软件与大数据学院、网络空间安全、电子工程学院、智能装备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数字创意学院等六个二级学 院。;
“我们还把'专企一体'作为设置专业的关键,建立以 企业需求为纽带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 能力。”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睦碧霞认为,只有实现 校企深度融合,才能打破教学和生产之间的壁垒,让教学、 生产结成紧密联系的共同体。近两年,该校相继与阿里云大 学合作成立“阿里云大数据学院”,与数梦工场、江苏知途 教育共建“双主体学院”,实现校企在管理、教学、技术和 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共享依存。
轨道交通产业是常州全力打造的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为常州乃至长三角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培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紧跟发展趋势,2020年, 该校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人工 智能产业学院,设立机器人、人工智能、智造服务等产业分 院,力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对接。
职业教育归根到底是“类型教育",需要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定位。为此,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出台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将就业冷、不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实行限招和停招,由原来的56个专业调减到现在的44个,形成“2+3+4”专业集群式发展格局,2为应用化工、智能制造,“3”为建筑工程、光优材料、检验检测,“4”为体育、艺术、经管、大数据。
将“就业准备”扩展为“从业所需”,目前,该校与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等行业领军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项目20余个、订单班30余个,极大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实现“体面劳动与体面就业”。
聚焦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中小微科创企业,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施“二级学院专业群+园区+产业 链”模式,把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目前,学校已与武进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江苏宇邦合作共建“智能制造跨企业培训中心”;与江苏省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共建适配楼宇经济的“西太湖现代服务业学院”,助推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创 新。该校留在常州就业的毕业生由原先28%提升至50%。
作为江苏省唯一一家以纺织服装命名的学校,除培养纺织服装以及创意设计类技能人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还根据现代化企业发展需求,拓展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专业,培养出能够适应现 代制造业装备转型升级的专业化人才。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跟上企业步伐,以企业需求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开发精品教育,培育精品人才,锻造出,毕业即上岗,上岗 能顶岗'的人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院长洪霄说。
——把提高技能和培养精神结合起来,强化素质教育
新时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强调高素质与高技能并重。在技能培育方面,几所学校已经做出了诸多探索。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引入德国巴符州胡格模式,“胡格模式"课堂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试验班学生三年专业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三个循序渐进的项目。第一年完全采 用德方“手动冲压机”项目,基本涵盖所有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后两年则是中德共同开发的“移动搬运机器人制造项目"和“小型机器设计与制造项目”。
“上课的场地既是实训车间,又是教室,还是考场。我们在这每周上3天专业课,2天基础课,也有上午上专业理论课,下午上实操课,或者在实操课上出现问题,老师再进 行理论讲解。”该校2017“胡格模式”教学实验班的学生说。
“分层次通过不同等级的全流程学习项目'因材施教' '量体裁衣'实现差异化人才培养,以项目为驱动,以工作
流程为主线,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既避免学生所学知识过于碎片化,又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与各自能力对应的 学习成果,丰富学业报告书。创设贴近企业生产的实训环境 和师生比邻教学情境,打造良性课堂生态,把人格塑造、职 业能力养成和职业精神培育有机融合在'全人'教学项目中。”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许朝山说。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则针对不同生源群体,将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以社会工作岗位技能 为导向,联合中职深化“3+3、3+2、3+4”等分段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常州工学院、常州大学构建“3+2、4+0”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渠道,推进中职-专科-本科贯通现代 职教体系建设。
调研发现,各校均关注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养,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雄威认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为途径,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为核心/ 在实践中,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将价值观建设融 入到实践课中,力求做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 如服装学院的老师日常带领学生在完成课题作业中,不断推 敲细节,一遍遍作出修改,将德育润物无声地融入其中,磨 砺学生耐心,也培养他们在思考中提升的习惯,引导学生养 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
洪霄认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仅在思政课中含有德育教育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 养职业精神结合起来。”课程思政深度融入职业教育不是求“形似”,而是要在各门课程中以思政元素立“魂"。
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基地,该校学子参加巴哈大赛所获荣誉挂满墙面。针对巴哈大赛逐年增 加的难度和不同场地的特殊性,学校将巴哈大赛标准融入汽 车维修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带领团队攻克赛车设计、材料选 用、机械加工、动力匹配、赛车调试等多方面技术难题。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周勇认为,通过比赛可以让学生能以兴趣为导向,在接受挑战中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综 合能力和素质,尽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现 代职教精神。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推进“五群链动素能齐进”的教学改革模式,将大赛训练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 大赛训练方法与实践教学方法结合、大赛评价标准和教学考 核标准结合、职业素养贯穿大赛训练全过程,构建了“集成项目贯通”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单项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 练+创新能力训练"“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这一体系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趋势,体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崇尚技 能、追求卓越'的大赛文化。”该院院长杨劲松说,通过大赛,常工业学子练就了 一身真本领,掌握了 一手好技术,养 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完善治理支撑体系,为职业教育提供机制保陣
从“管理”走向“治理”、从封闭走向“共治”,是新时 代职业教育髙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基 点是职业院校,院校组织结构的革新是“共治”理念落地生 根的关键保障。
针对职业院校质量保证主体缺位、内生动力和灵活性不足等问题,5所院校通过完善机构设置、优化管理手段、增加师学参与度等方式,提升综合治理能力。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5582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与运行模式,从“神经末梢”开始改变每个部门、每位 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方式,并进入常态运行、良性互动。
“5”即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纵向5系统,和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横向5个层面的“五纵五横〃网络化联动结构;“8"即“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基本运行单元;“2”即以文化和机制为核心的“双引擎"常态化动力机制;“1"即“一平台”智能化技术 支撑。
“通过实施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治理实现由静态转向动态,由粗放型转向精细化,由基于经验转向基于大数据, 由外部驱动转向内部自主,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培 养优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周勇说。目前,该校内部质量保证理论和实践已经推广辐射到其他职业院校,《髙职院校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与诊改机制研究》工作案例获2020年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改进制度建设优秀案例。
向广大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赋权增能,是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治理体制,适应快速变化的办学环境的新要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智慧校园”作为完善内部支撑体系的切入点,构建了包含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后 勤保障等各管理环节在内的智慧管理体系。
围绕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学校还协同建设质量诊改主题大数据,构建“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 个层面的大数据动态诊改体系,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供智能 分析与改进建议,为内部质量提升与创新发展提供辅助决策。
紧扣教学场景,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智慧校园中开发出环境全面感知、智慧型、数据化、网络化、协作型一体 化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并能对教育教学、教育 管理进行洞察和预测的智慧学习环境。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 智慧教室统一收集师生的教学情况、学习情况甚至生活情绪 变化,加以分析感知,实现“人机共生”的交互式学习。
——园区管委会搭建多元化载体平台,实现集约化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如何把握好地方政府的关系和角色?常州的答案是“既充当职业教育资源的协调者,也当职业教育的服务者”。
在实践中,科教城管委会作为地方政府的代表,既对职业技能培训进行“协商治理”,又通过协商分配各方对技能 体系的治理权力。
“管委会以独特的横向组织架构,连接高职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并打造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平台,在教育教学、育人、治理能力等方面,赋能园区内5所职业院校集约化发展。”常州市科教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陆金林介绍。日常,科教城管委会履行组织、协调、监督、 服务职能。与传统的垂直型架构不同,科教城内的每一所院 校都有校企合作办等部门,他们与管委会的处室进行横向、 版块式平级连接,形成网格式的结构,互通信息、加速融合。
“管委会设立了经济发展处、教育发展处和科技创新处”,科教城管委会副主任、现代工业中心主任庄三舵介绍, 在产教融合领域,这三个处室的主要职能,就是对接、协调 各院校的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服务。
针对职业教育领域仍存在的市场主体不足、缺乏利益约束以及结构不合理等现象,科教城管委会通过合作型治理模 式,把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以及各种关系网络 都纳入治理框架,组成多元治理主体,调动社会资源。
多元化实训平台就是该模式下探索出的成果之一。以集约化发展为导向,科教城整合校所企设备、人才、项目、课 程等优质资源,“共建、共有、共管、共用、共享"公共实训平台一一全国首家区域综合性共享型实训基地现代工业中心。
中心由政府、园区内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集实训教学、社会培训、考证竞赛、技术服务、真实生产等多种功能于一 体,为5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和合作企业员工提供技术实训。
“中心按照'联合共建、统筹管理、内外开放、充分共 享'的建设与管理思路、'理事会一管理中心一项目管理团 队'的三级管理体制、'政府专项、学校共筹、企业投入、 自我造血'的经费筹措方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 集约、开放、共享'。”庄三舵说,中心每年接受4.5万人次的学生实训(每人次实训时长2-7周),接受1.5万人次的企业和社会培训,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
“大胆探索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教育、教学、培训和就业一体发展,培养更多专业技术 人才。深入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平台, 组建标杆性产教融合联盟,努力成为全国深化产教融合体制 机制改革先行区",常州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盛蕾在调研常州科教城时要求。
在促进资源共享方面,科教城还建立公选课程教务管理信息平台,倡导推行园区学校跨校选课,构建优质公选课程 体系,每年约3000余名学生实现了跨校选课、学分互认。
依托中德创新园等开放新载体,科教城管委会还积极推进与德国巴登符登堡州在教育培训、产业升级等层面的合作; 先后与德国工商大会等共同成立AHK常州科教城研究发展中心,与德国莱茵科斯特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双跨"培训中心、与博世力士乐共建现代液压技术实训中心、与费斯托共建现 代气动技术实训中心。目前,科教城内参加胡格教学模式试 点班、AHK双元制班、德资企业订单培养等各类合作项目累计人数达614名,每年为博世力士乐、曼恩机械、卡尔迈耶、朗盛化学以及威能化工等德资企业输送“订单培养"学生超过300名。
“科教城将继续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与创新,力争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 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常州经验,,江苏经验'。"常 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韩九云说。
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今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走上提质培优、 增值赋能的快车道。目前,江苏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 常州科教城的探索为江苏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现代职业 教育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先行样本 和思考启示。
启示一:职业教育发展应更具系统性、协调性。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政策的针 对性、有效性和可执行性。苏锡常都市圈是全国首个以城市 群为单元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有基础、有必要加强统筹,尽快形成面上推进、线上突破、点上发力发展空间格局。建议江苏加快打破区域资源壁垒,创新协同育人组织、校地育训空间和融合文化项目,以“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空间布局和“互动互嵌”文化交流,加快形成面向区域的产教 深度融合、校企密切合作的人才培养与服务体系。
启示二:探索实现职业教育相关制度的互通互认。劳动就业制度与职业教育制度分离,劳动人事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管理职能上交叉,导致劳动市场的 用人需求与职业教育的育人供给之间仍存脱节,如教育部门 核发的学历证书和人社部门核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尚未 完全互通衔接,部分职业证书与院校内部制定的人才培养方 案存在着较大差距,难以实现与人才培养、教学组织、教学 内容和考核标准等的有机融合。
建议江苏加快探索劳动就业制度与职业教育制度的有效衔接,建立涵盖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资历框架制度,进 一步拓展“1+X”证书制度,通过制定科学的技能评价标准体系,实现与学历教育的全过程融合。
启示三:多途径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芬兰教育世界排名第一,其职业教育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芬兰,职业教育 与普通教育被一视同仁,提供同样的深造机会甚至更好的就 业机会,具有极强的工作与生活导向。调研发现,常州科教 城5所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式和治理体系高度契合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社会现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建议江苏职业院校寻求与产业相适应、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目标和方式,在培养人才理论知识体系和动手实践能力 的同时,将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 帮助学生实现更髙质量就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