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走进常信 - 校园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教育报]打好“组合拳” 壮大“新动能”——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苏锡常都市圈职教改革创新贡献常信方案

  2020-11-24  [浏览:次]

摘自2020年11月24日[中国教育报]

在中国职业教育“由大向强”迈进的关键时期,2020年9月28日,省部共建整体推进为苏锡常都市圈职教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启动大会在南京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关于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苏锡常都市圈是全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单元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意见”明确,到2022年,苏锡常都市圈将成为全国深化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示范区和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标杆区的建设目标。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都市圈内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牢牢抓住这一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通过对接苏锡常发展“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从人才培养、创新服务平台、校企命运共同体、“三教”改革方面多维发力、精准发力、持续发力,打好学校发展“组合拳”,为整体推进都市圈职教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新的努力、新的成绩。

德技辉映成就精彩人生

对于人才培养,德与技形成辉映,才能成就精彩人生。学校作为一所信息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专注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培养,着力推进五育并举,使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学生全面发展与优秀人才培育相衔接,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相融合,为都市圈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供给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完善以课程育人为主渠道,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等同步推进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重点打造实践育人品牌项目,联合常州市相关部门,系统建设集智慧教学、学术活动等于一体的“常州三杰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加深“三杰精神”提炼,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和教材教法研究,加大红色资源助力党建功能发挥,使之成为深度实践育人基地。学校对接工业互联网人才需求、岗位标准、核心技术、职业素养,组建完善工业互联网专业集群,建设高素质结构化“双师”队伍,并及时引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更新课程内容和实训项目,全面推行混合式教学、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培养“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要素网络化、企业管理智慧化”的工业“四化”应用型人才。在完善德育体系、优化智育体系的同时,打造“信”运体育工程,促使体育锻炼人人有兴趣,班班有活动,院院有特色,增强全体师生体质;健全美育体系,结合校园文化塑造搭建美育实践平台,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为抓手打造美育品牌;构建包含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劳动教育在内的劳动教育体系,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乐于劳动中根植工匠精神、培育职业素养。

此外,学校低起点高落点在推进“4+0”“3+2”“3+3”等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与省内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开展联合培养,为学生成才搭建“立交桥”;学校围绕苏锡常都市圈工业互联网产业布局,精选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人工智能等骨干专业,创造条件试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中国特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实践提供样本。

搭建平台能量高效耦合

2020年,“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重要板块,迎来广阔发展机遇,特别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已成为都市圈重点布局产业。学校将依托都市圈布局“新基建”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着力打造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一体平台,使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确保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发展始终契合,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同时,回馈学校工业互联网专业集群建设和工业“四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校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产教创新联盟作用,组织举办都市圈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论坛,扎实推进学校与工业互联网企业、研究院所等的协同育人合作,重点推进中兴ICT基地、阿里云大数据学院、科大讯飞工程中心、航天云网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常州中心等建设。学校与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战略合作,加强核心技术开发、加速应用技术落地,加快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加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学校与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协同,创新实践“职业情境、实践主导、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与学术交流等社会培训工作。学校通过引进培育一批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工业互联网教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牵头成立江苏省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都市圈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新型智库,推动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持续供给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新动能。

学校力争建成国家级别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与教学研究中心及省级工业互联网工程研究中心、高等职业教育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集成平台,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壮大了学校发展的“新动能”,为学校科学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融”无止境 赢得发展优势

站在职业教育改革的风口,谁能更深入、更扎实地做好产教融合,谁就能占得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优势。学校建立更加开放的办学体系,并在更多领域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学校明确职业院校在产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中的定位,激发上下游企业参与合作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校企共生共长、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助力都市圈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发挥学校专业在技术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面向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和资源优势精准对接,“共建、共管、共用”生产性实训基地、工程技术中心、新技术展示与培训中心等校企合作平台,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科技服务、项目开发、技术培训和产品研发,在帮助上游企业开展技术推广、下游企业引进新技术的同时,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

搭建多样化校企合作载体,发挥学校在中国软件产教联盟等职教集团中的牵头作用,联合行业知名企业打造一批资源共享型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平台,同时利用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政策优势、地缘优势和产业优势,与华为、数梦工场等企业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的双主体产业学院,通过“学校主导、企业主体、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治理结构,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下的学生联合培养。

伴随着学校专业集群向工业互联网的调整,信息产业园作为学校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试验田,也将同步进行服务功能的转型与升级。不仅提升“自我造血”能力,优化信息产业园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创新“分类管理,以园养园”运行管理模式,突出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一体化平台功能,增强企业合作动力,还同时强化育人职能,构建信息产业园、学生创新创业园和互联网众创园的“三园合一”模式,打造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国家级别示范园区;联合园内企业聘请业内技能大师名师,成立大师名师工作室,发挥信息产业园在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价值。

“融”无止境,学校在产教融合领域下的不懈追求与成功实践,驱动人才培养整体推进,迸发无穷动力。

信息驱动深化“三教”综改

“意见”将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作为提高都市圈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对职业院校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别是助力“三教”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学校将发挥自身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的先行经验,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系列改革与创新,助力都市圈“智慧校园”共建共享共用,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

积极贯彻“意见”中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的具体要求,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学校牵头发布的江苏省地方标准《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规范》基础上,联合相关高校制定(修订)苏锡常都市圈智慧校园建设规范,为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改革打造先行示范的样本。学校牵头成立都市圈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联盟,发挥区域资源的共享优势,建设业务数据互通可用的大数据中心,整合数字资源和教学平台,探索多平台间资源共享、数据互通机制,形成数据互通、数字资源和教学平台共建共享共用的都市圈智慧校园集聚群落,在此基础上,推动院校间同类专业的学分互认。整合职业学校在线课程平台,与知名信息化企业和相关高校合作,研制一体化智能教学、管理和服务平台,加速教育各环节“在线化”和“数字化”。

学校建设智慧教室,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互动、协助教学反思,实现新形态教学形式;打造虚拟仿真中心,为学生提供虚实交互的实操环节,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升级网络学习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辅助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促进差异化、个性化的泛在学习。同时,智慧教学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自我发展,成就了智慧教师,一大批活跃在教改科研一线的教师通过实施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逐步会聚了一支优秀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大大提高了育人质量。

在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过程中,以都市圈职教改革等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行动”发挥着舞起龙头、示范引领的作用。常信院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双高”建设目标任务,进一步明晰自身参与都市圈职教改革的定位,细化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同时,着力构建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为都市圈职教改革创新提供坚实助力。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钧铭)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校办电话:0519-86338018  校办传真:0519-86338010  招生咨询:0519-86338038/86338338  就业咨询:0519-86338039

地址:中国江苏常州科教城鸣新中路22号  邮编:213164

苏ICP备11034123号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