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走进常信 - 校园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新华日报]打造“产学研创”综合平台 培育“工业四化”应用人才

  2020-06-16  [浏览:次]

摘自2020年6月16日[新华日报]

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5月,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重要板块,迎来广阔发展机遇。

在此背景下,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紧扣“双高计划”建设目标和江苏省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要求,综合“信息特色”办学积淀和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迫切需求,进一步明确了专注工业互联网,主攻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养“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要素网络化、企业管理智慧化”工业四化应用型人才,服务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长三角产业协同转型升级,服务国家工业互联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特色发展之路。

作为新兴产业,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尤其在产教融合领域,还面对三个“痛点”。一是在技术研发端(前端),缺少高水平科研团队,缺乏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特别是支撑区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应用技术;二是在技术落地端(后端),科研成果运用到企业、学校的周期过长,特别是大量青年师生缺乏相关领域科研创新经验,技术的转化落地潜能释放缓慢;三是在人才培养端(中端),企业工业互联网运用程度低,教师相关教研能力缺,导致专业集群建设的水平不高、校企协同育人的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不解决,特色高水平的“工业四化”应用人才培育体系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就无从谈起。

针对上述三个问题,常信院与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战略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常州市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发挥“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优势,打造“产学研创”综合平台,加强核心技术开发、加速应用技术落地,加快专业集群建设,加大创业培育力度,为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架起支点、补上断点、打通堵点、化解难点。具体来说,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建设。

一、补核心技术缺,团队混编自主攻克难关。研究院打造“科技研发中心”,立足常州等地工业企业特点,面向工业中间件,通过两条路径,自主研发支撑工业互联网长期发展的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引领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一是发挥“天正工业”等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结合学校软件技术、智能制造等方向的科研骨干,组建高水平核心技术研发团队,以横向项目形式,与制造业重点企业开展定向合作,集中精力攻克核心技术难关;二是依托常州科教城等政府、行业的政策资源,以各类纵向项目形式,向科技界、教育界广发“招贤榜”,鼓励科研院所、高职院校及制造业企业,与研究院核心技术团队开展合作,共同开发相关技术,并进一步拓展延伸科研成果运用。

二、解技术落地难,校企协同加速转化应用。研究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推动核心技术落地,使相关应用技术模块实现大规模运用。为此,研究院基于常州市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需求,广泛吸纳社会和校内资源,从两个方面助推技术转化落地。一方面,在“产品开发”上下功夫,继续发挥“科技研发中心”功能,进一步组建应用型自主研发团队和校外合作团队,收集企业实际需求,推进底层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尤其是针对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具有产业价值的实用性技术与产品。另一方面,在“教师培养”上下功夫,针对大多数青年教师企业项目接不到,企业实践不深入的实际情况,打造“技术人才培养中心”,在支持科研团队向全校青年教师推广技术开发经验的同时,重点发挥研究院深度连接政、行、企的载体优势,吸收学校大量青年教师共同参与应用技术的学习、研发与转化,真正解决青年教师“出校即入校”,不接触关键技术研发、不了解企业实际需求、不具备产线实践能力的问题,从而释放教师群体的科研潜能,加速核心技术的落地转化。

三、通人才培养桥,以研促教助力专业建设。学校投身研究院建设,关键在于以科研促教研,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服务工业互联网专业集群建设,培育高质量的“工业四化”应用人才。为此,研究院建设“教育研究中心”,支持科研团队与青年教师共同开发基于项目成果的专业(实训)课程和通识性课程,并同步制作课堂教学案例、技术服务案例和实习实训素材,使科研转化成果融入教学,形成紧贴技术前沿与生产一线的教材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业互联网的五层应用体系,进一步搭建跨专业融合的项目组和团队,优化整合现有专业(群)和课程体系,推进工业互联网专业集群建设,同时,发挥项目团队的资源和人才优势,一方面广泛开展与其他职业院校的技术培育与实训合作,另一方面加强与中小学的技术科普合作,画好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同心圆。

四、搭项目培育台,整合资源加强创业聚焦。学校围绕工业互联网领域,搭建多平台的创业项目培育基地,鼓励师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大力支持专业项目孵化和培育,现已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项目。聚焦互联网安全的项目“领域之心——国内领先的数据安全服务商”荣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由学生团队创办的“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项目,获评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由教师主持的“Self-Data 大数据监控、数据关联和数据可视化项目”获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第八批领军型创业人才引进项目优先支持。同时,学校将进一步利用研究院的载体优势,激活研究院“产学研”成果运用,加大工业互联网应用层面创业项目的培育力度,实现以研究院优质科研项目为基底,高素质人才团队为班底的创业项目成功孵化。

目前,以上述举措为蓝图的“352”创新计划已正式启动,研究院将以青年教师为重点,通过政府立项、自主组织的方式,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小制造业服务模式和产教融合等3个方向,扶持装备信息化技术、生产信息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职业教育研究和K12教育研究等5类重点,并实行20%末位淘汰,以集聚优质科研与“双创”资源,协同促进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应用技术的转化落地、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与相关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孵化。

以研究院为抓手,通过“产学研创”赋能,加强工业互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培育“工业四化”应用人才,这是常信院布局工业互联网产教深度融合的“先手棋”。未来,常信院校还将进一步拓展研究院功能,开展外包课程(实训)开发、技能培训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金融服务等,为深度参与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探索更多可能。 周 勇 (作者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校办电话:0519-86338018  校办传真:0519-86338010  招生咨询:0519-86338038/86338338  就业咨询:0519-86338039

地址:中国江苏常州科教城鸣新中路22号  邮编:213164

苏ICP备11034123号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