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省委巡视整改要求、落实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部署,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剖析廉洁风险隐患、强化育人使命担当,助力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11月12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403会议室召开“辅导员思想政治专题会议”暨警示教育会。会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副部长(副处长)张正主持,全体辅导员,学生处、团委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骆建建以“守底线・强思政・创精品——新时代辅导员的三重答卷”为主题,结合学校思政工作实践与特色成果展开分享。他详细解读了“守牢意识形态安全底线、热爱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打造思政工作精品项目”的实践路径,带大家明确“底线守护者、思政热爱者、精品创造者”的三重角色定位。他提出,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与实施者,要主动研究思政工作内涵、提升专业能力,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学情研判、舆情应对全过程,做到“熟读文件、学懂弄通、引导入心”;要践行“8小时专心致志,1万小时定律”的敬业精神,主动借鉴“头雁领航、雏雁争鸣、群雁齐飞”的团队成长模式,在互助帮带中提升专业能力;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政、职业规划等工作实际,瞄准教育部、教育厅等各级思政项目,以“上级文件、他山之石、核心数据、往年做法、几类文本”的“20字箴言”和“九合一”创新特色,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精品项目,争做“常信大机器上最坚固的螺丝钉”。
纪委办副主任时全丽围绕《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的辅导员9项核心职责,结合教育领域11类典型违纪违法案例进行深度剖析——从态度不作为导致学生毕业受阻、备课不认真引发教学质量争议,到体罚学生、私自侵占学杂费与奖助学金,再到收受家长礼金、利用实习管理谋利等,清晰梳理出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廉洁风险点。她强调,辅导员虽无“大权”,但掌握的奖助学金评定、党员发展、评优评先等“微权力”直接关系学生切身利益,必须常怀敬畏之心,做到“慎独、慎微、慎初”,严守党纪国法“红线”、教育公平“底线”与师德师风“高压线”;同时要主动落实“三公开”制度(评奖评优办法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接受师生监督,让“暗箱操作”无处遁形,交出“廉洁育人”的合格答卷。
会议最后,张正作总结发言。他要求,全体参会人员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将“底线守护者、思政热爱者、精品创造者”的定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点落实三项要求:一是以“廉”修身,严守“三线”,在学生事务中严格执行“三公开”制度,守护教育公平;二是以“责”担当,筑牢思想防线,精准区分舆情、学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三是以“爱”赋能,推动思政工作从“做实”向“做精”升级,打造特色思政品牌。他强调,全体辅导员要主动将警示教育成果转化为育人实践,切实以“干净担当”的作风守护学生成长,以“精品化”的思政工作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筑牢思想根基。(文/曹建 摄/任文珺 审/张正 蒋艾 沈君)
相关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