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信风采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走进常信 - 教师风采 - 常信风采 - 正文

【常信风采】我和我的常信院

  2020-10-14  [浏览:次]

今年是常信院升格20周年,20年里从常无校升格到常信院,学校发展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和闪光点,让我禁不住回想……

从常无校到常信院——主动出击,抓住机遇

上世纪90年代,常信院的前身之一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下称“常无校”)在全校教职工的团结奋战、共同努力下,被评为了江苏省重点中专校、全国重点中专校。

那时,学校领导战略性地提出要争先进位,争创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最初名称为常州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当时,我作为二专科的负责人,试办了两个专业的大专班,一个是初中五年制班,另一个是高中三年制班。经过精心准备,常无校满足了当时从中专升格大专的所有条件。这时,学校升格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股东风就是之前向省里呈递的关于常无校申请升格大专报告的批文。常无校全体师生翘首以盼,但迟迟没有任何音讯,大家焦急如焚,实在不能再等。于是,到了1999年年底,当时学校主要负责人和校办公室主任赶紧变换工作思路,主动出击,按照省里的标准要求,带着准备好的文件赶赴南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南京再做当面汇报,再做尝试。

在去南京的路上,他们得知所有分管教育工作的省市级领导正在镇江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丝毫没有多想,直接调转汽车头向镇江行驶。赶到会议地点,他们心情忐忑,该如何敲开会议室的大门。正当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全省教育工作大会的会议室门开了,会议中场休息。此刻,我校领导四处寻觅机会,正巧常州市委主要领导出来了。我校领导赶紧抓住机会向市领导汇报了常无校升格大专的事情,紧接着又遇到了江苏省教育厅主要领导和分管教育的时任副省长。在他们会议间隙,我校领导将学校升格报告分别向省市级分管领导汇报了三遍。据悉,当时分管教育的副省长询问时任常州市委书记虞振新,常无校这所中专校是不是常州最好的?虞书记毫不犹豫的说“这所学校是常州中专中最好的。” 分管教育的副省长欣然收下了我校升格大专的申请材料。

一切希望都在这次的主动与巧遇。皇天不负有心人,没过几天,在省政府工作的校友向我们传来喜讯说“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常州电子职工大学联合申办大专层次的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已在省政府办公会议上通过,并得到签署”。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全校师生激动万分。这股充满春意盎然的东风终于飘进了常无校。一所崭新的大专院校即将诞生。

“联姻”建设新校区,点滴故事传真情

虽然常无校申请升格获得批准了,但是距离新学校落成还有很多路要走。经过二年多的努力申办,2000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常州市电子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这是1980年两所学校分开办学二十年后,重归“联姻”合成一体,携手走上了高等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002年早春,时任首届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决定重建新校区。这决定着常信院未来发展的格局与定位。记得在参观新校址当大巴车载着全校中层干部来到武进鸣凰时,校领导指向远方,告诉在场老师“这就是我们今后的校区所在地。”大家望着眼前一片片绿油油的希望田野,每个人的眼神里充满着期待,仿佛看到常信院已经屹立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带着这份期待,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埋头苦干。时过一年,一年前绿油油的田野变成了高大壮观的教学楼。2003年10月6日上午,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亲临我校新校区,在巍然壮丽的体育馆里隆重宣布: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学!至此,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了常州大学城第一个入驻的大学,预示着常州高职教育即将开基立业。

记得在那次开学的前两天,时任常信院校长要求人事处到新校区办理所有教职工的工作牌,以便全体教职工佩戴新工作牌参加新校区首次开学典礼。接到这个任务,我与人事处的同事们提前一天赶到新校区准备。至今油然记得那天的情景,那时新校区的食堂、厕所还没有投入使用,周边公交车尚未开通,当时我们在学校里没有饭吃,没有厕所可上,没有办法回家,只见作为大学城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的 “四合院”苍蝇满天飞,好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学校还犹如一个大工地。但是在第二天开学典礼前,学校许多道路神奇般的铺好了,许多垃圾堆神奇般的消失了,一个崭新的风貌展现在眼前,让所有人心旷神怡,激动万分。

二十年后,常信院建校初期的小树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漫步在犹如天然氧吧的校园里,我深有感触,我们真的不能忘记新校区的建设者们,是他们当年付出了千辛万苦,建成了我们现在美丽的校区,实现了常信几代人千亩校园、万名学子的梦想。

记得在新校区建设时分管基建的副校长是王敦宝同志。他几乎都住在新校区工地宿舍(现学校卫生所、招待所所在地),因工作劳累,深夜突发肾结石,孤身一人到卫生所诊治,未能见效,坚持到后半夜,实在坚持不住才乘车到常州中医院治疗。他那种舍己忘我的工作精神深深的感动了常信院每一个职工。同时期,还有一名老师在工作岗位上突发阑尾炎。我们新校区能拔地而起,就是当年那一批能敢拼敢干的建设者们克服家庭的困难,克服身体的疾病,挥洒青春和汗水,才建成的。他们面对5个亿的建设资金展现出了常信人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过硬素质。回想过去,如果没有他们当年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卧薪尝胆、艰苦奋斗,今天的常信院不可能通向发展的快车道。

今天,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而勤奋工作,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赋予我们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

学“四千精神”,揽八方人才

从常无校升格为常信院,不仅仅是需要建设新校区,还需要更多的优质教师加入才能推进学校快速发展。记得,那时在新校区建设的同时,校党委决定同步启动师资招聘工作,满足学校扩招后的教学需求。当时,学校采取的人才招募的策略是内培外引:内培是与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联办硕士研究生班,外引是从本科院校引进优质师资。

那时常州大学城、常州科教城还没建成,还没有知名度,吸引力小,师资引进并不容易。为此,校领导亲自出马,兵分四路,时任党委书记带队到江西、校长带队到西安、副校长带队到安徽、另有两人到成都,开始招揽人才。

“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就是浙江人艰苦创业的“四千精神”的生动写照。当时招聘人才虽然没有困难到这样一个程度,但是确实不容易。招聘团队经常赶赴外地“抢夺”人才,顶炎日,耐饥饿,睡沙发……,为了就是能为学校招到更好的教师。除了在各大高校招募教师,还在常州本地大型企业挖掘了许多高级工程师和实验实训师。在每一个新教师入职时,我们都把他们当作亲朋好友,热情接待,让他们在常信院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新进教师到校后,我们都会嘘寒问暖,帮助他熟悉学校环境,适应学校生活,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招募的新教师在事业上和专业上表现不凡,其中一批教师即成为了教学上的优秀教师,也成为了学校中层干部。

现在回头看,常无校从中专升格成立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城新校区建设是我校千辛万苦争取来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因为常信,所以自信”这句话更加印证了常信人在常信院蓬勃发展历程中的自豪感,也充分证明了机遇是留给有智慧,有勇气,有准备的人。(文、图、朗读/吴立新 审/赵宇萱)

——“升格二十年·我的常信梦”文学类优秀作品展播系列(十四)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校办电话:0519-86338018  校办传真:0519-86338010  招生咨询:0519-86338038/86338338  就业咨询:0519-86338039

地址:中国江苏常州科教城鸣新中路22号  邮编:213164

苏ICP备11034123号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64号